根據大量互聯網被騙案例的特點,總結了以下幾點,您多加提防,上當受騙的概率就會低很多:
1、以低價格作為幌子
1、以低價格作為幌子
大部分騙子都是采取忽悠對市場價格不熟悉的消費者。往往以明顯低于市場價,甚至低于生產成本的價格做誘餌騙取客戶貨款或定金,因此不要迷信夸張的低價,那往往是采用愿者上鉤的方法在行騙。
如果您相信了所謂的五花八門的進貨渠道,那么您一定會被騙,切忌!
運用這類手段行騙的集中在“機票預訂、摩托車、電動車、方便面及飲料、低價電腦與配件、汽車配件和輪胎、儀器儀表等標準產品”……等方面,請仔細甄別。
2、優先考慮付費會員,因為付費會員是交了會員費也是通過了身份認證的。付費會員有專屬店鋪,標志有一個“VIP“字;
3、簽訂詳細的購買合同,如設備的原材料、配件的品牌、約定的產能、能耗、甚至加工工藝等技術條件;有了詳細的合同條款,萬一出現糾紛,將來維權將會比較順利;
部分賣家電話溝通時報超低價,買家去到當地時價格就偏高、品質有問題、強賣、很多附加費用等,故請在電話溝通時,強調價格和品質,將一些細節約定好;
部分賣家電話溝通時報超低價,買家去到當地時價格就偏高、品質有問題、強賣、很多附加費用等,故請在電話溝通時,強調價格和品質,將一些細節約定好;
4、甄別賣家的身份,最好是在工商、稅務機關登記過的組織機構,盡量選擇成立時間較長的賣家,避免與個人進行商業活動;
現在工商名錄可以開放查詢,查詢接口http://www.gsxt.gov.cn/(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);
5、線下打款時,如果收款人姓名與店鋪聯系人姓名不一致時,建議謹慎,以防賣家不承認收到款。同時,請保存與賣家的相關聯系記錄及打款憑證,萬一有糾紛有據可查;
建議使用對公賬戶付款。行騙的大部分是個人行為,如果將款支付到在工商、稅務機關登記過的賬戶,受騙的概率也會降低很多,而且公安機關也更容易獲取到對方信息。